沈茂德:我的教育“乌托邦”—一位校长的教育文化思考
沈茂德 / 江苏省天一中学
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谙:“教育是水磨功夫。”一时的激情只能算作冲动,只有持久的热情才能不断进步。年复一年,平凡而宁静,但正因为有内心的平和,才有了长久的坚守,才有了对教育的本质性追求;也正因为如此,方收获了众多优秀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优质发展。
二十多年的校长岗位实践,让我逐渐有了这样凝重的思考:“我们如此努力,为何常常感到痛苦?”由此,我常常深度思考“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教师是什么?学生是什么?课程是什么?课堂是什么?学校究竟因谁而美丽……”经常有人说我是理想主义者,但我一定要说,倘若教育工作者没有了理想,怎么会有“有理想的学生”?
一、不把校长当官做—我的职业观
校长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校长本质上是学校内为师生成长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者,自身更应是各种管理性服务的示范者。在校长的心中,应该永怀这样一种情怀:校长职业绝不是一种官职,它应该是一种理想和实践并重的职业,是一种播洒阳光和帮助师生发展的服务职业。校长不仅是一种岗位,更是学校文化的一种标识,校长的言行,或许就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基调。
校长应永怀“书生本色”。中国的校长是组织管理者,小至学校的一草一木,大至学校发展整体规划,都要亲自处理;他也是各类关系的协调者,协调校内外众多关系,寻找社会教育资源……但永远不能忘记的是,校长的本义应是“学校愿景的谋划者”“教育方向的掌舵者”“学校文化的引导者”……因而,校长应该永怀“书生本色”,无论蒙受多少功利性的社会重压,校长的心灵深处总应沸腾着炽烈的岩浆—教育的期盼与教育的理想,眼睛看着远方的目标,脚下踩着今天的土地,在教育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发展的着力点。
校长应是蓝图的孕育者。优秀的校长应是学校优质发展的规划与设计者。在校长岗位的实践中,校长对一些基础性问题的理解与引导是至关重要的。面对众多充满渴望的孩子们,面对辛勤工作的园丁们,面对每天变化着的教育情境,校长的头脑中应该永远铭记与深刻思考的是“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为此校长一定要有宽广的教育视野,通过丰富的阅读和较多的教育行走,逐渐孕育学校发展的蓝图,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个性化思想和办学梦想。
校长应是坚定的改革者。优秀的校长还要有改变现状与锐意进取的勇气,做坚定而又理性的改革者。我们可以坦然地接受很多尚不能改观的现实,我们可以大度地容忍尚不能改变的一些人和事,但校长应该尽最大可能去做好可以做的事情。校长对现状的埋怨只会削弱师生的意志。因而,在校长的字典上不应有“埋怨”二字,校长思维中闪现的应该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与改革”。他既是向前看的设计者,又必须是坚实的行动者;既应该是平和理性的思考者,也应该是充满激情的践行者;他不仅会说,还要会做,更要言行合一。
校长应是团队的点灯人。个人的力量终是微薄的,只有团队才会有真正的力量,努力建设智慧的团队、坚韧的团队、和谐的团队,应该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优秀的校长应具有强烈的团队感召力,成为学校“工作激情”的点燃者。校长的气质与任何时候的言行都应是点燃群众激情的火种—师生们看见校长,就有了信念;与校长交流,就有了信心;听校长的每一次讲话,就如同听到前进的冲锋号。校长要竭尽智慧去点燃潜伏在每一位师生心中的火焰,让每一位师生拥有一种愿意为人生价值全身心投入的冲动和持久工作的激情。
校长应是学术引领者。校长应该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实践专家,他应该有长期实践的学科背景,有深度的学科教学的认识与研究,他应该熟知学校生活、熟悉课堂教学、深度认识师生情况,他应该熟悉校园内每个教师的个性与优势,他能与教师进行平等又专业的交流……由此,他就自然而然有了真实的学术引导与人文感召的力量。要达成这种工作品质,就要求校长要时刻注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设计与实现学校发展愿景的功力。
二、教育像农业而非工业—我的教育观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对陶先生的论断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进而将其作为自己的教育观。从教育对象的生命性、人的成长的复杂性这一角度来看,教育确实具有农业生产的特性—个性化、丰富性、复杂性。我们认同教育更像农业,就要承认下面这样一些观点。
承认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基因图谱。如同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图谱,我们要承认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个性的特殊孩子,因此,我们决不能用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标准来设计学生的生长过程。我们应该允许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历都具有他个人的特质,我们应该对每一个孩子给予适性的教育和个性化的帮助。
承认“内驱力”才是种子成长的真正力量。在“工场型”生产中,过多的、过早的、过于苛刻的压制性规范,让孩子们感受的是近乎窒息的“管理”,个体生命的能动性、丰富性、潜在性被禁锢在“服从与规范”的枷锁之中。我们决不能用这种方式来管理学生的学习,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来自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才能真正触动他去探索与学习,才能让他有持续探索的热情。唤醒,应该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培育的一种基本能力。
认可“教育就是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空气、水分……在它们之中,很难说谁比谁更重要。同样如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一种单独的力量和单独的因素可影响孩子的成长。良好的教育应该追求教育的整体合力。家长、学校、社会构成了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生态环境”,其中家庭文化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础环境。
认可教育过程更应像农夫的耕作过程。教育过程就犹如一个耕作的过程,其劳作的程度和工作精细的水平决定着收获的产量和质量。当我们产量不高、质量不精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农作物;当我们的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总是抱怨,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卸给孩子。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我们有没有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我们是否真正关注其生长的全程?
认可“适时”“适事”“适度”是真正的教育智慧。教育过程的实施和学生发展的实现必须以个体差异性为基础。教育要做的,就是要给每一棵幼苗以合适的生长方式(适性教育),要帮助每一朵花在该开放的时节绽放鲜艳(适时教育)。教育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耐心。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否有教师温柔的眼神?我们有没有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我们是否掌握了教育的“节气”?
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我的学生观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看待成长中的孩子,如何看待个性各异的孩子,如何看待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这是一种基于责任的教育信念,是一种基于对孩子们的深爱滋生的教育期盼。“金矿理念”的核心是“让热腾腾的情感伴随孩子们成长”。这种“热腾腾”的含义就是“全纳”“大爱”“扬长”。我一直对老师和家长说,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和老师相不相信他能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热腾腾地爱他、满怀希望地期盼他、不知疲倦地帮助他。
首先,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极大的潜能”。孩子就是孩子,他需要成人的鼓励,他需要师长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励。这种鼓励绝非那种流于形式的“你真行”“你真棒”之类的低级鼓励,它应该表现在我们对孩子无限信任与期盼的目光中,表现在对孩子强势智慧的辨识与肯定中,表现在对孩子每一点进步的鼓励与帮助中;表现在孩子遇到挫折或成绩不够理想时,我们所表现出的大度、宽容、理解;表现在孩子们渴望帮助时,我们能成为孩子们最真诚的“倾听者”、最贴心的心理按摩师,我们热腾腾的话语,会让孩子们在方向模糊时,总能看见前行的“神灯”……
其次,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孩子又是如此的不同。对孩子“个性”的承认应该是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我们应该“敏感”于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个性,竭尽全力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各种帮助。我们千万不要走进教育的沼泽地,在盲目“攀比”学习成绩和名次的所谓成功中抹杀了孩子们的个性,更不要制定更多的规范、规定去训练幼稚的儿童,把孩子训练成只有共性、没有个性、更没有自己的“标准人”。“扬长”还是“补短”,是决定一个孩子发展高度的关键因素。
最后,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帮助。传统德育始终把学生视为管理意义上的“对象”而非成长的主体,渐渐形成了一种“硬塑”的教育模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清楚,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鲜活的生命体,每一个孩子都是成长中的孩子,我们要允许其种种不是,宽容其成长中自然流露的幼稚、偏差,但又要以教育者的责任指出其问题的存在,给予其各种帮助、校正、指导,让其有自我体验、自我痊愈的时间与空间。
四、教师是影响学生的一本书—我的教师观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这样说过:大学之大,乃大师之大,非大楼之大之谓也。中小学也应如此。教师是影响学生的一本书。校长要让教师成为一本丰厚的书、有吸引力的书、高尚的书,为此而投入多少的时间、精力、物质都不为过。
教育中的教师是伟人。在校长的心中,绝对不能视教师为被管理者,而应视其为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传承者和真正缔造者。我们必须承认,生活中的教师仍然是凡人,他们会有那么多的生活琐事,会因各种具体困难而苦恼、烦恼,因而校长必须尽力给“凡人”各种关心与帮助。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教育中的教师是学生眼中的伟人,因而也必须为教师的职业尊严和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教师也要同时“成才”。我们明晰了学校“双向成才”的发展战略,即一方面要把学生培养成才,另一方面还要为教职工的发展成才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我校教师外出进修,学校不仅在课务上照顾,经济上补贴,还对进修优秀者予以奖励。学校不断邀请高校专家、兄弟学校名师来校作专题学术讲座,派教学骨干参加国内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到国外考察访问,组织教研组到知名重点中学交流学习……
好教师应该似圣母。优秀教师应该像圣母一样,对待成长中的孩子有这样三种姿态:孩子小的时候抱着,大一点时依偎着,更大一点时注视着,好教师的形象和对学生的姿态,应该像圣母。在我看来,优秀的教师都有共同的特征:内心具有对孩子们真正的爱,这种爱没有任何条件,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因为内心有爱,职业习惯渐渐上升为一种职业信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这种信仰,在我们的内心,会始终回响一种提醒:在我们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不同,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重要,每一个生命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梦想,每一个生命都渴望得到我们的深爱,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引导和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幸福的公民和杰出的社会栋梁……
五、管理的本质是建设学校文化—我的管理观
一名校长,要成为师生心目中的文化校长而非行政校长,绝对是一个艰苦而恒久的过程。一方面,校长要读懂自己的学校和学校的传统文化,成为学校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另一方面,校长也要读懂校长岗位的职业意义,要能在世俗的浮躁中守住宁静的心田,通过长久的历炼成为学校新文化的建设者。
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便于“控制”的规范,更不是为了“造势”或“展示”,其真正价值应该是激发师生活力,促进师生自我发展。优质管理应该使一所学校充满活力,使每一位师生充满生命的激情,为了心中信仰和共同愿景而自觉工作、自主提升。校长要想使学校全面增值,首先要使每一个人的内心增值。由此,“促进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职工核心素质的发展”,就逐渐成为我对学校管理的本原追求。
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就是“服务”。校长在管理中的最基本的“服务”,一是科学规划学校的引导性愿景,并力图使愿景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梦;二是不断丰富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理念,并努力使之成为师生认可的共同教育哲学;三是激情建设“追求卓越”的校园氛围,营造催人奋进的学校“小气候”。现代学校管理方式至少应该进行两个转变:首先是从“法官行为”(结论评价)转变为“医生行为”(预警与医治);其次是由自上而下的“命令”,转变为彼此平等的“和谐对话”。
学校管理的更高层次是文化管理。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当一所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超越规范”就成了管理的一种内在诉求。“超越规范”不是不要规范,而是建立在较稳定的规范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在天一教师生活中,我们已经看见了“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天一精神”的代代相传;在学生生活中,我们已看到了“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校训品质,如天一毕业生组织的向残疾人学校捐赠爱心的慈善晚会已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活动……
“专注”应成为学校管理的标签。今天的学校并不是没有学校文化,而是缺少一些系统的、有深度的校本性文化;并不是校长不想建设文化,而是在工作思考和实践中往往缺少一种“古典”的心态,缺少脚踏实地进行校本性优秀文化建设的持久行为,缺少建设优秀学校文化的韧性;在现实的基础教育领域,我们并不是缺少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但确实缺乏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一以贯之的实践行为。目前,“专注”已成为天一某些专项工作的显性特色,如我校的超常教育实验已坚持36年,形成了广泛的国内外影响。我校着力于“聚焦课堂”的课程改革,已连续举行了11届面向全国的“聚焦课堂”活动,2015年第11届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3500名教师与学者走进了天一课堂。
我们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也面临着种种困惑与问题,我们唯有学习与研究,唯有探索与改进,才能不断夯实我们的根基。只有当思考成为校长的基本职业习惯,研究成为基本的工作方式时,校长的职业生命才会更加丰富与深刻。
人物小档案
沈茂德,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地理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中国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授、江南大学教授及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目前已在各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三部专著,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重点课题。“超常教育研究”等研究项目成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重点项目。2014年,“天一科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奖特等奖。
(编辑 孙金鑫)
文章来源:《中小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