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热点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杭州举行

10月24日至25日,2025年学术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教育强国,深化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副秘书长罗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李烈、理事长李明新,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朱鸿飞,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韩平,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锋,西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学明,西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培新,以及来自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各大高校、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小学书记校长、教师代表等近5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微信图片_20251029141758_517_83.jpg

24日上午,开幕式由南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余卫主持。在开幕式上,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学明、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朱鸿飞、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明新先后致辞。


陈学明副区长在致辞中强调,教育是衡量民生温度与发展高度的关键标尺,杭州西湖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围绕人口少子化、人工智能变革等时代新命题开展深入探索,推动教育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积极搭建西湖与各地的合作桥梁,共同探索教育、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推动教育与区域发展同台共舞;广泛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让“在家门口上好学”从美丽愿景变成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生动实景,推动教育与民生关切同向共进。

3.jpg

陈学明


朱鸿飞巡视员在讲话中就教育强国建设的浙江实践提出了三点希望:提高政治站位,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实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全域均衡可及,更好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积极创新探索,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做好引领示范,要强化“窗口”意识,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形成百花齐放、群峰竞秀的生动局面,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

4.jpg

朱鸿飞


李明新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小学教育是教育强国战略的基础,其发展决定国民素质的起点与人才培养的走向。当前,教育需应对质量科学评价、实现全面育人、破解应试倾向等挑战。他强调,小学教育要加强与学前、初中教育的衔接,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状态和成长需求;要深化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培育核心素养;要完善家校协同机制,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要坚持技术向善,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

5.jpg

李明新


本届年会采用“主论坛”加“平行论坛”的方式开展。“主论坛”以专家主旨报告的形式进行。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罗滨作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主旨报告。罗秘书长从“深刻领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智能时代育人方式变革的变与不变、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行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她依托完善的政策框架,结合详实的数据与案例,不仅为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厘清了工作重点、指明了实施路径,也进一步增强了与会者对《纲要》精神的理解,推动大家更深入思考如何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6.jpg

罗 滨


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研发总监周燕鑫作了《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的思考与探索》的主旨报告。周总监现场演示了四足机器狗的灵敏互动,生动展示了具身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的概念、关键技术与发展现状,剖析了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带来的挑战。他以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智能技术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实践,为推动人机协同的学习模式提供了前瞻性的视角,引发了大家对“未来教师角色”等开放性问题的深度思辨。

7.jpg

周燕鑫

24日下午,与会人员在杭州市行知第三小学、杭州云谷学校、杭州市育才实验学校和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小学四个分会场,分别围绕“教育家精神与教师队伍建设”“AI赋能:重构育人新生态”“课堂转型:素养导向的学习变革”和“立德树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四个主题进行了分论坛研讨,共有10位专家进行了理论指导,34位校长、干部进行了交流分享,给与会人员以深刻的启发和丰厚的收获,与会人员还观摩了四所学校的学校文化、课程展示和校园环境等。

neoimage_副本.jpg

           

25日上午,大会先围绕各分论坛主题进行小组汇报,由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军林主持。北京市大兴区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洪祥,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校长张龙,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党委书记黄敏洁,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褚新红分别对四个分论坛的研讨情况作了总结汇报。

9.jpg

李洪祥

 

10.jpg

 张龙


11.jpg

黄敏洁


12.jpg

褚新红


随后的主旨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助理郑磊博士主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培新作了《让更多孩子乐意在家门口上学》的主旨报告,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湖实践:面向全体,勇做教育公平的守护者;落实全面,争做教育质量的提升者;保障全程,乐做全程生长的助力者。他还强调,教育的核心始终是育人,未来要在唤醒人的心力、涵养人的志趣、适应人的发展上持续用力,刀刃向内,实事求是做教育,老老实实谋发展,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内涵,朝着更加开放、更加立体、更加美好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13.jpg

汪培新


澳门教业中学校长贺诚作了《创生课程场域,厚植家国情怀》的主旨报告。他围绕“‘家国天下’历史文化体验馆的教育实践”主题,系统介绍了“承、和、正、仁、耘、融”六大主题统领下,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历史文化体验馆课程,具体分享了学校如何通过体验、探究、跨学科和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一国两制”实践的理解,聚力推动家国情怀在澳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可感、可见、可用的实践路径,也为学校育人方式创新提供了生动范例。

14.jpg

贺  诚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教授杨晓哲作了《智能时代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主旨报告。他介绍了知识价值的历史变迁,指出智能时代知识价值选择的核心正从“内容选择”转向“层次选择”。“人工智能知识”能高效处理事实性、概念性与程序性的知识,而元认知知识必须通过个体反思和调节形成,是驾驭这个时代的关键,已成为当前人类最需掌握的知识,强调智能时代学习范式需转型为“基础知识+智能赋能”的螺旋模式,在实践与反思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创新。

15.jpg

杨晓哲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毛亚庆作大会总结。毛教授回顾了两天会议的丰富内容,并高度评价了西湖教育在“一高三全”方面的生动实践。他指出,本次会议在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召开,聚焦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主旨报告、案例分享、校园参观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了教育家精神、AI赋能、课程改革、大思政育人体系等关键议题,是一次继往开来、传承责任的大会,并强调教育者应坚守育人初心,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发展,以专业行动回应时代要求。

16.jpg

毛亚庆


这是第四届理事会组织的首次年会,聚焦“教育强国”目标,围绕教育家精神、AI赋能、课堂转型与立德树人等关键议题,展现了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与区域实践,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动育人方式变革注入了新动能。站在新的起点上,小专委将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党的二十大以及历次全会精神转化为服务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团结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持续凝聚发展共识,不断拓宽创新视野,在全体理事会成员以及广大会员的努力下,一定会推动小专委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业绩,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专业智慧与坚实力量。

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