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专家团队赴昌吉市开展“教育领航人”培育计划导师入校调研纪实
2025年6月28日至7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陈紫龙率队,携北京市通州区教育综合评价中心主任徐华,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徐唯,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左春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旧宫实验小学原党支部书记、校长孙唯等6名来自北京市、四川省成都市的优秀教育专家,赴昌吉市开展“教育领航人”培育计划导师入校调研活动。团队以“入校问诊、精准把脉”的方式,为首批入选的“教育领航人”培育计划学员所在学校开展诊断式调研指导,为基于学员和学校实际,实现培育计划目标,确定发展路径与策略奠定基础。此举亦为落实昌吉市面向十五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相关精神,提高昌吉市教育质量破题引路的实践举措,也正式拉开了为期三年培育计划的序幕。
项目启动仪式
6月29日上午,启动仪式暨导师与学员见面会在昌吉市第一中学厚德楼报告厅举行。昌吉市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陈静、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陈紫龙、项目导师团队以及30名首批“教育领航人”培育计划学员共同参会,昌吉市教育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郝志萍主持仪式。陈静局长在欢迎辞中强调,此次合作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治校有方”的教育领军队伍。她指出,作为昌吉教育的“领头雁”,中小学管理者亟需在政治领航、办学治校、师德师风三大维度实现突破,尤其在集团化办学、“双减”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改革前沿勇担领航重任。
陈紫龙副院长深入解读了项目方案,明确了“分层推进、精准赋能”的实施策略,结合昌吉市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实际发展需求,分年度聚焦阶段目标,破解难题,总结经验,凝练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昌吉教育方案”。
专家入校调研
专家入校根据调研安排,第一批专家团队兵分四路,深入昌吉市各中小学校,通过“看、听、谈、研”等方式进行全方位诊断。在市一中,专家们与校领导围绕“新高考改革下的课程体系重构”展开深度研讨;针对市五小、市九小提出的“课后服务同质化”瓶颈问题,专家分享了“五育融合”的鲜活案例,指导学校结合地域文化开发“非遗传承”特色模块;在学院附属中学,专家结合学校面临的问题和相关优势建议学校在高校资源的深度赋能与项目式学习的实践驱动下,以特色办学为支点,撬动教育质量与生源结构的双向提升。
学员表示:“专家们的建议既有首都教育的超前视野,又紧贴我校发展实际”;市十二小副校长李伟在调研反馈中写道,“专家提出从办学目标、育人路径等维度梳理学校定位,明确‘学生—教师—学校’协同发展逻辑,为我们破解生源复杂、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教学质量提升难题,提供了清晰的破局思路。”为确保实地“问诊”成果落地生根,北师大项目组将组织开展专家团队对学员进行常态化线上指导;昌吉市教育局也将组织学员赴北京和全国名校开展集中研修与实践访学等活动,持续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次深度调研,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将首都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智慧精准输送到昌吉校园的沃土之中,京昌两地教育智慧的交融与碰撞,正为书写昌吉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注入澎湃动力,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教育图景,已在丝路明珠昌吉徐徐展开。
专家团队合影
项目背景
受昌吉市教育局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学院承办实施的“昌吉市教育领航人专业能力筑基工程”,项目培养周期三年,参训学员30人,自2025年6月启动。该项目是落实昌吉市面向十五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相关精神,提高昌吉市教育质量破题引路的实践举措,旨在通过开展指导实践、交流互动、跟岗访学等研修形式,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治校有方”的教育领军人才队伍。为实现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昌吉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