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名计划 | 推动乌鲁木齐水磨沟区领航校长培养工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专业引领作用与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示范辐射效应,助力边疆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金秋时节,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中心组织“双名计划”名校长在吐鲁番市集中开展了教育交流活动和帮扶活动,还在乌鲁木齐市开展了教育交流活动和帮扶活动。本篇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篇。
2025年9月18 日,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教育交流活动暨“北师大・水磨沟区领航校长培养工程”主题分享会在乌鲁木齐市第 53 小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是中心助力边疆区域校长队伍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
活动核心围绕“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强化校际协同赋能” 展开,既是中心推动“双名计划”优质资源下沉边疆的具体举措,也是深化“领航校长培养工程”实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的关键行动。
活动现场,由“双名计划”资源支持下,水磨沟区 7所小学分别与来自江苏、重庆、海南、河南、广西、深圳、山西等地的 “双名计划”名校长所在校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建立“理念互鉴、资源互通、发展互助” 的校际协作关系。乌鲁木齐市第 64 小学校长张志莹表示:“此次签约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未来将依托结对校平台,在教师成长、学生互动、领导力提升上实现突破。” 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教育集团书记、校长秦波也提到:“希望以合作搭建渝新教育桥梁,共促两地教育成长”,充分体现校际协作的共识与期待。
在主题分享环节, 6 位“双名计划”名校长参与分享: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校长秦波以《校园文化在自然而然中生长》为题,分享了打造 “城市中心自然学校”、以生态浸润滋养文化生命力的实践;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书记谢小燕在《梦想为基,创新赋能 — 小学 “普惠性” 科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详解了“双线驱动、三融聚力”科创模式与 “梦想 +”课程体系如何让科学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校长吴欣以《今天,我们这样做课程》为主题,介绍了基于 “三海文化” 构建 “启德启智” 五大模块的 “小螺号” 课程范式;商丘市睢阳区胜利小学校长张凤仙在《成己达人,赋能成长 —“正合” 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共育实践探索》中,阐述了融合商丘文化根脉的教师成长体系与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深圳市宝安区安乐小学校长郑义富以《学校高质量跃迁的图谱 — 例谈文化立校的适切策略与路径》分享,解析了 “人格教育” 引领下 “安心・乐行” 课程体系驱动学校发展的密码;南通市城中小学书记刘昕则在《如何让学校文化生长起来》中,结合 “美的教育” 实践,诠释了文化从理念到校园生态的生长路径。他们为水磨沟区参会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指导,进一步夯实 “领航校长培养工程” 的学习成果。
9月19 日,“双名计划” 名校长专家团队分为 5 个小组,深入乌鲁木齐市第 59 小学、第 38 小学、第 141 小学、第 159 小学、第 41 小学开展入校指导。团队通过实地考察校园环境、座谈交流办学困惑、精准诊断发展难题,为学校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这也是中心推动 “双名计划” 从“经验分享”向“实践落地” 延伸的重要环节。
未来,中心将持续跟踪 “北师大・水磨沟区领航校长培养工程” 进展,依托“双名计划”资源优势与校际结对机制,助力水磨沟区 31 名领航校长深化学习成果、转化先进理念,推动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为边疆教育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