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名计划 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暨“课程思政·敏行至美”实践展示交流活动在江苏无锡成功举办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建设高质量教师校长队伍,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21-22日,由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主办的“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暨“课程思政·敏行至美”实践展示交流活动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二小学举行。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锁明、培训部副主任于娜,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副局长黄荣德,中心培养基地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南通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昕、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谢小燕、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十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訾慧、商丘市睢阳区胜利小学校长张凤仙、毕节市实验学校校长吴锋,无锡市惠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主任曹红燕,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二小学党总支书记孙琴芬,以及来自“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的相关成员和惠山区各校的教师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各项活动。
开幕式会场
活动以“课程思政”为核心,通过专题报告、课例展示、专家评课、成果汇报等形式,共探新时代育人路径的创新发展。
活动开幕式上,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锁明在致辞中指出,“双名计划”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名校长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培养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质校长队伍。他强调,新时代校长应具备“大视野、大格局、大课程、大敬业”的教育样态,推动教育从“知识传递”向“整体育人”转型。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副局长黄荣德在致辞中表示,惠山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
陈锁明致辞
黄荣德致辞
活动首日,四位中心基地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围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展开深度分享:訾慧以《“教-学-评”一体化视野下的美好课堂优化》为题,提出通过“目标导向、情境创设、多元评价”三要素构建课堂生态,并分享了学校通过“智慧课堂”实现教学评动态联动的实践经验。谢小燕结合跨区域帮扶案例,阐释《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强调思政教育需立足校本文化,通过“家校社联动+学科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其团队在广东梅州、韶关等地开展的乡土课程开发经验,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范例。张凤仙聚焦数学学科,以《基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思考与实践》展示如何通过“问题链设计”和“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体现了“学科育人”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 刘昕在《以“标”为标,让儿童经历有意义的学习》报告中,提出“三阶四维”课程改革模型,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石,通过项目化学习重构课堂,其团队开发的“庭院劳动课程”已辐射长三角多校。
4位中心基地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做分享
次日活动呈现12节跨学科精品课例,涵盖语文、劳动、书法等6个领域:语文专场,南宁滨湖路小学徐晨晨的《杨氏之子》通过角色扮演激活传统文化,鄂尔多斯十二小刘芳的《花钟》以科学观察融合审美教育,展现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劳动与美育融合专场,郑州文化路一小张文的《巧手搭斗拱》将非遗技艺融入劳动实践,商丘胜利小学周娟的《剪纸故事》通过艺术创作传递家国情怀,凸显“非遗进课堂”的育人价值。道德与法治创新专场,省锡实二小孙清月的《生活离不开规则》以校园场景模拟引导学生思辨,南宁滨湖路小学何芸的《大家的“朋友”》通过公共设施设计活动深化社会责任教育,实现思政教育的生活化转型。
跨学科精品课例
陈锁明院长在主旨报告《从教知识走向整体育人》中提出“五维目标”理论,即“鱼”:必备的基础知识,“渔”: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欲”: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愉”:体验的成功与快乐,“宇”:探究世界的视野。他借助四个课例,启示老师们要优化备课的过程,改革教与学的方式,谨记“教育越适应今天,将越不适应明天”的道理。
陈锁明做主旨报告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二小学通过舞台剧《行走的思政:“延”学修炼记》,呈现学生通过红色研学、农场实践等“行走课堂”实现价值体认的历程。该校党总支书记孙琴芬做了题为《履践致远:以“行走”思政铺就“敏行至美”育人通途》的分享。孙书记从“筑牢价值根基,扬帆逐美之旅;拓展育人格局,成就敏行至美之境”两方面汇报了学校坚守育人初心、深耕思政沃土的实践路径与取得成效。
孙琴芬做分享
活动还设置了“校长微论坛”,五所学校的创新案例引发热议:南宁鲁班路小学以吴静校长“项目式学习”驱动课程创新,打造“匠心造世界”特色课程群,通过故事化情境深化思政渗透;商丘解放路小学刘晓勤校长构建“红色基因+家校社联动”育人模式,开发“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培育“美美解放少年”; 河南省新乡获嘉东关小学王丽霞校长创立“雅美教育”体系,以文化浸润与“四考思政”机制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南通同和小学周亚平校长创新“庭院思政”路径,将劳动教育与南泥湾精神融合,设计分级实践任务清单;赤峰二中国际实验学校李善文校长推行“唤醒课堂五步法”,通过“书间·土地·心光”三维实践课程,培育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訾慧、谢小燕、刘昕三位分别结合各自对教育、对办学、教学经历的思考等做了精彩点评。
校长微论坛主持人如东县洋口镇新林小学校长赵娟及5位分享校长
3位双名校长点评及主持人南通市城西小学校长何晓梅
本次活动是“双名计划”实施成效的集中展现,通过名校长工作室的跨区域联动,实现了理念共享、资源共建与人才共育。中心未来将持续深化“双名计划”,培育更多“大先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与会者一致认为,新时代教育者需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中砥砺前行,共同书写教育强国的壮丽篇章。
中心领导与“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及活动承办校负责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