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示范项目 | 长春篇——第十九期、二十期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研修成果展示暨结业系列活动举行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于2023年9月至2025年8月举办第十九、二十期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通过专题研修、课题研究、办学实践与教育家办学理念实践等系统性培养,助力校长专业成长。2025年7月在辽宁沈阳、吉林长春举办研修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以案例报告、实践研讨等形式呈现教育创新成果,发挥优秀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本篇为在吉林长春各项活动的报道。
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赋能未来人才培养,2025年7月10日至11日,由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与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九期、第二十期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研修成果展示暨结业系列活动在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拉开帷幕。活动汇聚全国教育专家,小学优秀校长,长春市教育家型校长发展共同体,城乡联盟校及朝阳区教育管理者一百余人,通过成果展示、主旨报告、校长论坛、现场教学等形式,共探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科技赋能,全景呈现教育创新成果
11日上午,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展示了科技特色竞赛项目,直观呈现校园科技活动的蓬勃活力;互动体验区里,师生可与机器狗、象棋机器人、围棋机器人实时互动,亲身体验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此外,科技宫专区展出多项国赛级项目,涵盖无人机穿越、水上足球竞赛及水上帆船,彰显学校在科技竞技领域的专业水准;主会场的科技成果展示与汇报,则全景呈现“双减”背景下科技教育的创新实践。
领导致辞,共绘教育强国蓝图
开幕仪式上,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丰在致辞中指出,朝阳教育依托区位优势,始终立足“大教育观、大人才观、大均衡观”发展战略,通过“集团化办学”“大学区”“城乡教育联盟”构建集优化发展格局,助力学校内涵式发展。吉林省教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赵准胜指出,吉林省教育学院作为省级教研部门,一直根植基础教育沃土,已形成了“研培一体”特色。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领头雁。优秀校长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领航者,需以创新理念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锁明在致辞中勉励校长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在守正中创新,于传承中突破,努力成为教育家型校长。”
王海丰书记、局长致辞
赵准胜副院长致辞
陈锁明常务副主任致辞
主旨报告,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锁明以《教育:时代·问题·变革》为题作主旨报告。他对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方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解答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审视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时代的变迁及其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在这个背景下,教育面临着哪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确保教育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校长论坛,碰撞思想火花
在校长微论坛环节,优秀校长们结合各自的办学实践分享经验,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常颖分享了学校科技教育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路径的想法与举措;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三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赵清杰介绍了学校非遗课程、节气文化等活动厚植学生文化自信的探索;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张晓红展示了学校以“未来学院”为载体,构建“科学+人文”融合课程体系的成果;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校校长韩莹雁阐述了学校通过“五育融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实践,各校经验,让人耳目一新。
常颖书记、校长进行经验分享
赵清杰书记进行经验分享
张晓红副书记、校长进行经验分享
韩莹雁校长进行经验分享
现场教学,感悟城市教育脉搏
活动期间,全体学员赴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和长春市规划展览馆开展现场教学。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以“街·城·人”勾勒城市记忆,馆内设有长春解放纪念碑模型展示区,通过沉浸式场景重现烽火岁月场景,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长春规划展览馆展示了城市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规划,校长们深入理解“教育服务城市发展”的使命,思考如何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动能。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研修+实践观摩+现场教学”三维联动,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校长队伍建设的创新成果。在“研究-培训-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推动下,造就更多政治过硬、理念先进、治校有方的教育家型校长,奋力谱写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