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热点

学院领导参加“四川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计划”两个卓越校长工作室启动活动

两个卓越校长工作室的领衔人分别是: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张友红和四川天府新区实验小学书记、校长赵玉如。他们都是“四川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计划”第三批小学卓越校长班学员。该培养计划自2020年启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承办了五期项目。


2025年3月10日,四川省卓越校长张友红工作室、四川省卓越校长赵玉如工作室启动仪式暨学术研讨活动在蓉隆重举行。活动以“凝心·汇智·共享”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家型校长精神特质和成长路径”。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陈紫龙,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崔勇,四川巴蜀美育研究院院长赵晓露,南京市五老村小学书记吴玉国,德阳市沱江路小学书记、校长谢建华及省市教育界领导、专家、校长代表及张友红、赵玉如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参加启动仪式,共同开启教育管理的新征程。


1.jpg

2.jpg

启动仪式现场


陈锁明院长为两个卓越校长工作室授牌,领衔人为工作室成员颁发证书。

3.jpg

4.jpg

5.jpg


四川省张友红卓越校长工作室领衔人、成都市石笋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张友红介绍了工作室核心价值“明亮的光”。围绕“明亮引领,温和滋润”,从工作室建设方向、具体目标、运行方式、团队文化等方面阐述工作室规划。希望工作室校长们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课程教学的引领者、五育融合的实践者、人文交流的推动者、资源的整合应用者。

6.jpg

张友红书记发言


四川省赵玉如卓越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四川天府新区实验小学书记、校长赵玉如宣讲《卓越校长赵玉如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清晰地明确了工作室的发展愿景、成员分工及安排、协同机制等内容,明确将通过“理论研修+实践浸润”双轨机制,重点协同研究培育校长课程领导力、团队建设力等核心素养。

7.jpg

赵玉如书记发言


在专家点评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陈紫龙高度评价了工作室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围绕“研究意识、协同意识、成果意识”三个核心维度,深入剖析了卓越校长工作室的未来发展方向。他认为工作室应成为教育研究的“孵化器”,教育发展的共同体、教育品牌的宣传栏,希望工作室成员凝聚智慧、协同创新,卓越成长。

8.jpg

陈紫龙副院长点评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带来《学习纲要内容,赋能学校发展》的专题讲座。他从《教育强国建设发展纲要(2024—2035)》的时代背景、内容解读、落实要求等方面,详细阐述,具体解读。并聚焦“强师资、强学生、强改革、强优质”,用明晰数据和生动案例引领与会者深刻理会教育强国本质,基础教育的任务与要求,为提升教育管理和教育素养增智赋能。期待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校长们能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维,推动学校迈向新的高度,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9.jpg

陈锁明院长作专题讲座


项目背景

2020年四川省教育厅正式启动“四川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计划”。受四川省教育厅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学院)具体实施“四川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计划”系列项目。依据《四川省新时代中小学卓越校长(2020-2031年)培养计划》和四川省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在四川省全省遴选具备教育家发展潜质和在办学治校等方面具有引领示范校长,以三年为培养周期,按照“高定位、个性化、针对性、全方位”培养原则,通过专题研修、导师指导、翻转式课堂、诊断式培训、专业阅读、名校跟岗、课题研究、构建学习研究共同体等方式进行培养。


“‘四川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计划’首批小学、普通高中卓越校长班”于2020年启动实施,培养对象为小学和高中校长各20位;“‘四川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计划’第二批小学卓越校长班”于2022年启动实施,培养对象小学校长20位;2023年启动实施了“‘四川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计划’第三批小学卓越校长班”,培养对象小学校长20位。项目助力校长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办学治校能力,推动参培校长所在学校管理方式升级,办出品质特色,为四川教育“鼎兴之路”造就一批卓越校长,为四川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积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