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名计划 | 杭州行:研学互鉴促提升,精准指导助成长
继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以下简称 “中心”)“双名计划”名校长团队在浙江省杭州市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后,2025年10月25日,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锁明带领中心“双名计划”名校长团队,走进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双菱校区与钱江新城实验小学。活动以沉浸式调研为核心,既探寻 “美润采荷・芯动未来”办学理念的实践成果,也同步开展对中心研究班学员的实地指导,实现 “研学 + 指导”双目标。

双菱校区:43 年老校 “逆生长”,空间焕新藏智慧
双菱校区以荷叶绿与荷花粉为基调的“童话城堡”式建筑格外吸睛。作为 43 年校史的老校区,其原地改建历时一年,难度堪比新建 —既要加固原有建筑,又要在市中心土地紧张的条件下拓展空间。
现场,杭州采荷一小教育集团书记、中心研究班学员鲍海淞,介绍了校区改造的 “破局之道”:改造后新增环形连廊、楼顶操场等设施,总拓展面积达 3800 平方米(仅连廊与楼顶操场就占 2700 平方米),彻底解决学生活动受限、雨天无锻炼场地的问题。这 3800 平方米的拓展不仅是物理扩容,更延伸了教育可能性:在老旧住宅与现代高楼间,改建后的校区宛如绿洲,为学生隔绝喧嚣、搭建自主探索平台。陈锁明副主任指出,这一实践生动践行“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也为中心研究班学员破解办学空间难题提供了鲜活案例。


新城实小:“荷・芯教育” 双驱动,文化科创育未来
交流团队随后走进钱江新城实验小学,重点参观褚遂良书法艺术馆与“芯空间” 科创基地,感受“荷・芯教育” 魅力 —这也是中心“双名计划” 聚焦“文化传承 + 科创实践” 的典型案例调研。
褚遂良书法艺术馆是全国首个以该书法家为主题的校园艺术馆,既是区域书法资源共享枢纽,也是 “书法育人” 课程核心载体。团队校长们评价:“将书法大师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实现文化传承从‘静态展品’到‘动态育人’的突破,值得‘双名计划’学员借鉴。”
“芯空间”则让 “芯动未来”从概念变为实践:达芬奇飞行试验室可模拟飞行,专属教学区融合信息科技与机器人教学,创芯实验室接入“采一芯”大模型,长廊还展陈学生研发的 3D 打印作品、空气钢琴等。陈锁明常务副主任对随行中心学员强调:“科创教育要让学生真正参与、体验、创造,这所学校的实践提供了清晰路径。”


陈锁明常务副主任:校园是教育家精神的 “具象表达”
研讨环节,陈锁明常务副主任结合参访对“双名计划” 学员及中心研究班学员开展专题指导。他指出:优质教育需扎根文化土壤、对接未来需求。双菱校区以 43 年校史为基,用空间焕新诠释“以生为本”;钱江新城实小以艺术馆守文化根、以“芯空间”启创新门,两者都是教育家精神在校园建设与育人中的“具象表达”。
他进一步期望:“双名计划”是中心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次杭州行是“学思用贯通”的平台。希望学员们将所见所悟转化为办学实践,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校园细节,实现“研有所得、用有所成”。
此次杭州之行,既是中心“双名计划”的重要研学行程,也是对研究班学员的精准指导,更是跨区域经验互鉴桥梁。未来,中心将持续链接优质资源,推动“双名计划”名校长学员、研究班学员转化研学成果,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