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名计划 | 助力乌鲁木齐高新区教育协同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专业引领作用与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示范辐射效应,助力边疆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金秋时节,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中心组织“双名计划”名校长在吐鲁番市集中开展了教育交流活动和帮扶活动,还在乌鲁木齐市开展了教育交流活动和帮扶活动。本篇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篇。
2025 年9 月18 日,由中心统筹组织的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教育交流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第 147 中学顺利举办并圆满落幕。活动以“发挥名校长引领作用 深化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为核心,汇聚中心专家领导、中心团队及 5 位“双名计划”名校长,通过政策解读、校际签约、主题讲座等环节,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的坚实桥梁。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指导与组织单位,中心始终以“服务国家教育战略、引领校长专业发展、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为使命。活动现场,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锁明围绕“双名计划”实施的深层意义与全国教育发展趋势作重要讲话。他明确提出 以名校长领航带动学校发展、以校际协同促进资源均衡”的核心方向,结合中心在校长培养、教育帮扶中的实践经验,为高新区(新市区)教育改革精准把脉,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清晰指引。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局长朱景明致辞时,结合区域教育实际提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优质资源流动”的具体规划,并对中心长期以来在边疆地区教育发展中的支持表示感谢,为后续合作落地明确路径。
在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高新区(新市区)7 所学校与中心“双名计划”7位名校长所在学校现场签订校际结对合作协议,正式建立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助共进” 的协同发展关系。此次签约是中心推动“双名计划”成果下沉、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重要实践 。未来将在中心的统筹协调下,通过联合教研、师资互派、课程共建等形式,打破校际壁垒,让“双名计划”培育的先进教育经验惠及更多边疆师生。
随后,来自中心“双名计划”培养基地的五位名校长先后开展主题讲座,分享办学治校的实践智慧:赵檀木书记聚焦“精细化、数据化管理激活学校活力”,详解高效管理体系构建路径;马红梅校长围绕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推动多元发展”,阐述个性化育人模式;李勤校长以《三心教育 预见美好未来》为题,分享以 “爱心、耐心、责任心” 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经验;侯清珺校长提出 “打造幸福校园、推行‘乐享教育’”的办学理念,展现特色育人体系;吴锋校长立足“家文化”根基,阐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育人实践。现场参与学习的米东区、高新区(新市区)各中小学校长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形成热烈的研讨氛围。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更找到了校际合作的具体路径。” 乌鲁木齐市第47中学周俊芳校长作为结对学校代表表示,后续将在中心的指导下,结合结对学校优势推进联合教研,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锁明还带领 “双名计划”名校长一行走进乌鲁木齐市第62小学开展了交流活动。
名校长团依次参观校史馆、开放式阅读长廊与书法大厅:校史馆中老照片与数据勾勒学校 “博雅” 文化发展历程;阅读长廊书香浓厚,获 “把阅读融入日常才是真浸润” 的肯定;书法大厅内,学生用苏州山塘小学捐赠的 “金砖” 蘸清水练字,实用创意获赞许;50 米书法长廊展示篆、隶、楷、行、草五体师生作品,学校邀请新疆书画院专家开展十年教师培训的举措也获认可。
座谈中,名校长团肯定学校文化建设与特色办学成果,分享治校经验。陈锁明评价“办学有温度、接地气”,建议学校聚焦育人本质、拓宽学生成长路径。该校党支部书记苏惠表示,将持续秉持 “博雅” 理念,打造百姓 “家门口” 的好学校。
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把中心专家与名校长分享的先进理念、典型经验转化为具体举措,通过区域教研平台开展分享交流;中心也将持续跟进校际结对合作进展,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提供专业支持,定期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助力将活动成果切实转化为教育质量提升的实效,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乃至边疆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