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余卫校长工作室”赴新疆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大对南疆地区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的通知》(教师司函〔2017〕58号)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开展南疆地区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专项培训的通知》(教师司函〔2019〕42号)的要求,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按照培养计划,在新疆和田市组织第十次集中培训活动,承担“校长国培计划”——南疆地区小学校长国家级专项培训任务。“余卫工作室”积极响应号召,于7月16—21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开展教育精准帮扶活动,并在昌吉市和阜康市与昌吉市第一小学名校长工作室进行学习交流。工作室主持人、我校校长余卫,工作室成员校长我校前湖分校校长汪明、宜春市万载县第一小学校长丁梓秀、上饶市德兴市第一小学校长杨凌英、景德镇市第九小学校长韩林姣、瑞金市壬田镇中心小学校长杨丽等9人参加此次活动。
出发前和行程间隙,工作室主持人余卫多次组织召开碰头会,商讨对南疆地区小学校长的培训方案以及与昌吉州名校长工作室的交流形式。
经过路上两天辗转,“余卫工作室”一行来到了新疆和田市。18日上午,余卫校长以《关注基础素养 打好人生底色》为题,向新疆南疆地区的160余位校长做了专题讲座。在三个小时讲座中,余卫校长从我国义务教育的辉煌成就说起,结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解读,阐述了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理想的学校,最后聚焦于基础素养,介绍了我校着力培育学生的基础素养、帮助学生打牢人生底色的教育教学实践。
18日下午,工作室分三组以校长工作坊的形式,围绕办学理念的系统凝练、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三个主题,韩林娇、丁梓秀、杨丽、杨凌英和汪明5位校长与南疆小学校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三个小时的工作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效调动了参训校长的参与积极性。
19日,工作室一行又风尘仆仆地来到昌吉州阜康市,在百年老校阜康市第一小学与“昌吉市第一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开展交流活动。阜康市教育党工委书记焦新国出席相关活动并讲话。
19日下午,余卫校长应邀作专题讲座《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来自昌吉州昌吉市第一小学、奇台县第一小学、木垒县第一小学、呼图壁县第一小学的党支部书记以及阜康市近200位中小学校长书记听取了讲座。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余卫校长介绍了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形成与发展、集团化办学的区域(学校)经验以及南昌大学附属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体会。
在为期一天半的交流活动中,我们在阜康市第一小学张蕾书记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了解了阜康市第一小学的办学历史,两个工作室围绕阜康市第一小学开发“会书法 懂音乐 爱科学 乐动手 善运动 美文章”六类主题课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特色进行了深入研讨;昌吉市第一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任、党支部书记马建萍主持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工作坊活动;昌吉市第一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其他成员校长也分别主持了“有效教研”、“学校特色建设”等工作坊活动。
工作室此次活动,不仅圆满完成了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布置的对南疆地区小学校长的精准教育帮扶任务,而且还加深了对新疆小学教育教育的了解,学习了新疆小学教育的经验,拓宽了工作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