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呼唤 神圣的责任 ——“余卫校长工作室”凉山州支教工作总结
2019年秋,“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时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向中小学领航名校长工作室吹响了大凉山教育帮扶的号角。“余卫校长工作室”和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积极响应号召,先后派出杨晓雯、商亿媛、胡鹏飞、侯佳、胡徐欢、黄贻胜、叶小连、任玉青8位优秀教师,奔赴四川省凉山州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与此同时,通过送课、送培和实物捐赠各种形式支持大凉山教育事业发展。
一、“王校长,商亿媛老师这个学期就是您的兵”——8位老师脱岗前往凉山州四所学校支教
时间 | 姓名 | 学科 | 支教学校 |
2019.9-2020.1 | 杨晓雯 | 语文 | 西昌市第七小学 |
胡鹏飞 | 体育 | ||
商亿媛 | 美术 | 西昌市第五小学 | |
2020.5-2020.7 | 侯 佳 | 美术 | |
胡徐欢 | 体育 | ||
杨晓雯 | 语文 | 盐源县工农街小学 | |
2020.9-2021.1 | 任玉青 | 语文 | |
叶小连 | 数学 | 西昌市第四小学 | |
黄贻胜 | 体育 |
支教,意味着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直接参与了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很多老师的梦想。对我们工作室来说,这既是我们神圣的责任,也拓宽了工作室履行辐射、示范和服务功能的途径。基于这样的认识,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的老师们怀揣着教育帮扶的梦想,踊跃报名参加凉山州支教工作。
工作室主持人余卫校长正式接到参与四川凉山州支教任务信息时,是2019年8月5日早晨5点多钟。当时他正在从北京开往南昌的列车上,100多位班主任刚刚结束了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集中培训,随他一起返回南昌。余卫校长急不可待地在车厢里喊起来了:“我们有大凉山支教的任务啦,有哪些老师愿意去呀?!”这一嗓子把大家的睡意全赶跑了,老师们踊跃报名,不仅有70后、80后和90后,60后的老师也不甘示弱。最积极的是杨晓雯老师,她就是一位60后老师。她说,非常渴望去大凉山支教,因为支教是她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是自己和大凉山彼此之间的一次成就,是自己个人的梦和伟大的中国梦彼此之间的一次成就。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工作室和学校经过慎重研究,决定选派杨晓雯等8位优秀教师作为支教教师、分三批赴四川凉山州开展支教工作(其中,杨晓雯老师连续两个学期参加了支教)。
这8位优秀教师完全脱岗赴凉山州支教。第一批双方学校对接的时候,工作室主持人余卫校长在电话里对凉山州西昌市第五小学王敏校长说:“王校长,商亿媛老师这个学期就是您的兵,请贵校给她压担子,对她严格要求。”就这样,8位老师先后脱岗前往凉山州四所学校担任相关学科的授课教师。
二、“杨晓雯老师,你年龄最大,第一批支教老师组组长就是你了”——团队再小,建设与管理一样重要
为了确保支教任务圆满完成,工作室高度重视支教教师队伍建设。团队再小,建设与管理必不可少。第一批支教教师确定以后,就明确指定年龄最大的杨晓雯老师为第一批支教教师组组长。杨老师说立刻想到课文《金色的鱼钩》里面的老班长。指导员对他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于是对这次支教工作又增添了一种神圣感和责任感。由于杨晓雯老师连续支教了二个学期,所以第二批支教教师组组长仍然是她。第三批支教教师组组长为是黄贻胜老师。
精神呵护 自始至终
护送
为了增强支教工作荣誉感,2019年8月30日,学校在学术报告厅为第一批支教老师杨晓雯、胡鹏飞、商亿媛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随后,余卫校长和江西省教育厅钟国芳主任亲自把3位支教老师送到南昌昌北机场。
每一次握手离别,余卫校长都要说一句话:南大附小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为首批支教老师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
工作室主持人余卫校长亲自到机场送行
教师节的惊喜
“雯雯姐姐,爱你哟!”
“豆豆,我们和你的小白一起等你!”
“胖胖,我们在家里一切都挺好的,你在外安心哈!”
2019年教师节,学校组织老师们去支教老师家里看望,拍摄视频,发送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支教老师,向他们送去节日的关心和家人的问候。杨晓雯老师日记中写到:“教师节一早,我们三个人围坐在小圆桌边,一起看视频,每个人都哭了。”
教师节前夕,南大附小的老师们制作短视频慰问支教教师
看望
2019年10月1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们前来西昌参加名校长帮扶活动启动大会,看望各自学校的支教老师。校长们一到,老师们个个都迎上去,一派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动人景象。余卫校长主动张开双臂拥抱我们。仿佛家长来看在外的游子。故乡分别四千里,此时拥抱胜亲人!学校的老师们看到我们相见时拥抱的照片,都说像是爸爸妈妈跟久别的孩子重逢。
正当第二批支教老师整装待发的时候,新冠疫情爆发。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他们就天天盼望能够尽早前往凉山州工作。特别是已经在西昌市支教了一个学期的杨晓雯老师,主动要求继续参加支教工作,而且申请前往条件更加艰苦的盐源县工农街小学支教。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盼着第二天早上起床时能够收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徐志勇老师的凉山州集结通知。接到5月初可以启程的通知时,她就急不可待地前往盐源县。那天一大早,张君副校长代表学校把杨晓雯老师送到南昌昌北机场时,还送上了前一个晚上张君副校长亲手制作的蛋糕,让她感到特别的温暖。
业务支持 坚强有力
南昌与凉山州千里之遥,两地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支教的老师不免担心:到了那边能不能顺利融入当地?能不能完成任务?万一家里有事怎么办?……
每一批支教老师出行前,工作室主持人余卫校长都会和支教老师进行一次座谈,叮嘱老师们在凉山州支教的注意事项,并向老师们表明:“你们放心在凉山州工作,不管工作上有什么困难,请及时告诉学校,学校会尽全力帮助你们。南大附小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在支教过程中,每个老师都要上示范课或公开课展示,都要做相关学科领域的讲座或经验介绍。在准备阶段,支教老师往往会请后方支援——共同研讨提纲、共同制作课件。南大附小的老师们作为强大的后援团队,没有一个人推诿,没有一个人懈怠,远程指导、资料分享、前往支援,大家都争先恐后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主动参与到“支教”的工作中。如版画是南大附小的特色课程,2019年国庆前,商亿媛老师接到西昌市教师进修学校的邀请,希望在全市美术教师培训中作版画教学的专题讲座。她感到一个人要完成这个任务难度太大。南大附小知道情况后,及时派出侯佳和董雅君两位老师带着相关教学用具于10月18日前往西昌市,与商亿媛老师一起完成这次任务。在四个小时的活动中,她们向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全面介绍了版画教学经验与成果,引领老师们进行了儿童漏印版画的实操。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不仅把版画艺术教育成果分享给了西昌市教育同行,也使南大附小与西昌的美术老师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商亿媛老师在西昌市美术教师培训中作版画专题培训
杨晓雯老师在西昌七小执教示范课《江南》,需要江南水乡的儿童服装。南大附小立即把几十套服装千里迢迢快递过去。示范课上,一个个西南娃娃变成了“溪头卧剥莲蓬”的江南孩子。杨老师也因此多了一个称呼“江南老师”——所有孩子从那以后都叫她“江南老师”。
三、“你们要服从凉山州学校的领导,虚心学习,积极工作。”——出发前提的工作要求,成为实际支教过程的写照
支教帮扶期间,南大附小的支教老师们非常珍惜难得的支教机会,每天想到的就是要努力工作,争取多作贡献。除了承担相应学科教学任务外,他们还结合各自专业特长,在教育观念更新、特色活动开展、困难学生帮扶等方面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做贡献。
1.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虽然工作量远远超过了原南大附小,但是大家丝毫不觉得辛苦
——在西昌市第七小学支教的体育老师胡鹏飞在完成每周四和五年级18课次教学任务基础上,还配合学校做好了广播操及跑操的组织工作。在胡鹏飞老师的积极推动下,西昌七小成功举办了孩子们最喜欢的一届运动会。从项目的匠心策划、到运动会的精心组织、再到比赛成绩的公正裁判,胡鹏飞老师的所作所为颠覆了该校师生们对学校运动会的认识。比如对待比赛成绩,胡鹏飞老师十分认真,他对参与裁判工作的老师们说:“孩子好不容易盼到了运动会参加比赛,这个成绩开不得玩笑,哪怕0.1秒的误差都不可以有。”这种专业精神和素质让该校领导和老师们十分敬佩。
胡鹏飞老师在执教篮球课
——在西昌市第五小学支教的美术商亿媛老师在教材版本与南大附小不同的情况下,承担着四年级七个班的美术教学任务,同时还担负起了学校墙面文化教师的重任。
商亿媛老师与西城五小的孩子们在一起
——在西昌市第五小学支教的美术侯佳老师除了承担了三个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外,还担负起每天放学后的艺术特色课程辅导工作以及参与了校本绘本《我们的家乡·西昌古城》的编辑工作。
侯佳老师参与编写的西昌五小校本绘本《我们的家乡·西昌古城》
——在西昌市第五小学支教的体育老师胡徐欢是第二批支教教师,为把受疫情影响的课时抢回来,在西昌工作时间虽然还不到两个月,但是为西昌市第五小学全校37个班级都开设了足球课。
——在盐源县工农街小学支教的语文老师任玉青任教一年级语文和书法,每周25节课,并担任班主任。
任玉青老师在进行课外辅导
——在西昌市第四小学支教的数学老师叶小连担任了二年级10个班的道德与法治、禁毒防艾以及每天两节乒乓球延时班的课程,每周课量25节.在此基础上,还负责一对一指导该校新教师李丹的教育教学工作。
叶小连老师执教数学展示课《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西昌市第四小学支教的体育老师黄贻胜除了每周28节课工作量外,每天早出晚归,负责侧门放学整队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黄贻胜老师主动整理体育器材室,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在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以外,支教老师们有千方百计利用晚上和双休日时间,主动承担其他工作
杨晓雯老师每周安排两个晚上时间,给部分孩子免费开展绘本兴趣班教学,让孩子从不会表达、不爱表达到能够生动地说出心里的话;商亿媛老师在西昌五小成立了两个写生小分队,每个周六的下午和周日的上午,围绕五小附近的南街、涌泉街、吉羊巷等老城遗迹,带领学生开展写生活动。在其带动下,写生队伍从一开始的1个老师8个孩子,慢慢壮大为3个老师20个孩子;任玉青老师所带班级多数是彝族孩子,不会说普通话,她就利用讲故事、听录音和游戏等方法帮助他们突破语言关,顺利通过了学前普通话检测。她还协助工农街小学组织策划了第一届教师技能大赛,参与举办了工农街小学的第一次少代会,填补了该校在少代会这一块工作空白;细心的胡鹏飞老师发现孩子们课后运动很单调且较危险后,就利用每天午餐后的一个小时时间,带领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活动和游戏,如跳长绳、打篮球、打乒乓球、踢毽子、丢沙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并协助学校组织足球校队、指导校队训练,带领学生参加西昌市足球比赛,组织策划召开学校田径运动会;胡徐欢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创编了一套足球操,组织学生学习训练,极大地提供了该校学生对足球运动的了解和喜爱。
3.主动关心困难学生,积极组织捐款捐物
当了解到学校一些孩子的生活不尽如人意时,侯佳、胡徐欢老师一起发动自己在南昌工作的59位亲朋好友及同事,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为西昌市第五小学49名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和孤儿每人赠送了一双运动鞋、一个书包和一套学习用具,鼓励他们充满信心,努力学习,快乐成长。
六一儿童节为西昌五小困难学生送来了远方的祝福
在盐源县工农街小学支教的任玉青老师的孩子缺少书籍和学习用品的信息告诉了南大附小红谷滩分校,该校政教处立即利用班会课开展关心贫困地区孩子教育活动,并发起捐赠倡议。南大附小红谷滩分校很多热心家长得知消息后,也积极鼓励自己的孩子捐书捐款。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就为工农街小学捐赠了40多箱书籍和学习用品,其中书籍4460本,学习用品21194件。
4.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成工作室组团送课送培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支教老师们发现一些学科需要更多的公开课和高质量的学术讲座,于是主动承担起了西昌四小、盐源县工农街小学与南大附小的联系、对接工作,促成了工作室第二次到凉山州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2020年11月15—20日,工作室主持人余卫校长不仅带着江西省数学特级教师付培兵、南昌市语文名师程水生、江西省班主任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李燕和优秀青年教师陈玮琦,而且还把全国优秀小学校长、新疆昌吉一小校长、特级教师马建萍一起动员到西昌市第四小学和盐源县工农街小学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和帮扶活动。在两所学校共送示范课8节、专题培训4个。工作室组织强大的专家阵容到盐源县工农街小学送课、送培,对该校影响很大。此外,工作室还向盐源县工农街小学捐赠了一台价值4万多元的速印机。
工作室组团来到西昌市第四小学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
工作室组团到盐源县工农街小学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
向盐源县工农街小学捐赠速印机
四、“你们不仅帮助工农街小学的老师们拓宽了教育视野,而且树立了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教中有情和肩上有责的好老师榜样。”——盐源县教体局黄超贲局长的话是对支教工作成果最好得总结和对支教教师最大的认可
支教老师们通过结对帮扶、主题教研、座谈专题讲座等形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凉山州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他们犹如凉山州教育天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和当地老师们一起,点亮了大凉山孩子们的梦。
在西昌市第四小学支教的数学老师叶小连,一对一指导帮助该校李丹老师,一个学期下来,李丹老师从一个缺乏经验、不够自信的新老师,成长为相对成熟、能够独当一面的老师了。
盐源县工农街小学的瑶瑶老师要参加四川省国培送课下乡活动。杨晓雯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之一,细心指导瑶瑶老师修改教案,耐心帮助磨课。教案修改是越改越好;课也越磨越好。最终,瑶瑶老师的课受到了授课学校师生的一致称赞,随同的国培专家也高度评价。之后,杨晓雯老师又和瑶瑶老师一起进行课后反思,并引导她撰写文章。经过她们俩反复修改的文章被公开发表。2020年,瑶瑶老师被评为盐源县最美教师,之后还被外派到广州学习,成长为盐源县工农街小学的一名骨干教师。
西昌教师培训学校版画专题培训结束后,在西昌市第五小学支教的美术老师商亿媛成了香饽饽,先后受西昌阳光学校与西昌三小的邀请,每周四上午固定到阳光学校进行版画交流活动,带领这两所学校的十多位美术教师学习探讨版画艺术。美术老师们的版画文创小产品,还吸引了阳光学校的物理、音乐等其他学课的老师们前来观摩学习。与此同时,西昌五小的版画教学活动稳步推进,每周一美术教研变成了版画教研,两个版画社团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也成立起来了。版画社团的孩子们以版画为表现形式,以校门口的南街为主要对象,制作城市记忆——老街主题系列的粉印版画及黑白木刻版画作品。商亿媛老师支教一个学期返回南昌后,侯佳老师接过接力棒,在版画团队建设方面创新发展,继续引领老师们研究版画艺术与教学,为西昌市版画教学培育了一批好苗子。
从台前示范到台后指导,支教老师们授之以渔、授之以欲的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凉山的老师们。工作室所有支教老师都获得了“优秀支教教师”荣誉称号。盐源县教体局黄超贲局长说,“余卫校长工作室”的支教老师和专家团队不仅帮助工农街小学老师们拓宽了教育视野,而且为工农街小学的老师们树立了“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教中有情和肩上有责”的好老师榜样。
在支教教师中,工作室的杨晓雯老师表现特别突出。她报名最积极,50岁的年龄也使她成为第一批支教教师中年龄最大的老师。9月1号,首批凉山支教教师研修班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动员会在西昌召开,杨晓雯作为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25名支教老师代表在动员会上发言。她用温柔而坚定的爱诠释了教育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教师学习的榜样。在西昌市完成第一轮支教后,杨晓雯老师又主动申请前往条件更艰苦的盐源县工农街小学支教。由于在支教工作中作出了突出成绩,该校李新梅校长在她返回南昌前特别发给她一张盐源县工农街小学“终生教师荣誉教师”证书,她哭着接过证书说,将其视为此生最高尚和最珍贵的荣誉,自己是“一时工小人,一世工小人!”
杨晓雯老师荣获盐源县工农街小学“终身荣誉教师”称号
2020年9月10日,正值第36个教师节之际,杨晓雯老师作为凉山支教帮扶团队代表出席了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凉山支教帮扶团队荣获“最美教师团队”称号。
杨晓雯老师出席《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
难忘的支教生活是支教老师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支教所散发的光芒将照亮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他们用半年的时光,换来了人生一段最美的历程。
五、“黄局长,虽然支教工作已近尾声,但是我们希望南大附小与工农街小学继续牵手前行。可以吗?”——建立可持续的教育帮扶机制
三个学期的支教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一年半以来支教工作中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不会结束,今后南大附小要深化与凉山州兄弟小学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020年11月19日,工作室主持人余卫校长对西昌市第四小学黄德钢校长和第五小学王敏校长说,“欢迎你们带团队到南昌来参观交流、来传经送宝”,黄校长和王校长都说,“我们要建立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那一天,相隔2000公里的三所小学已经立下了西昌之盟。
2020年11月17日,工作室在该校开展相关帮扶活动时,余卫校长对在场的盐源县教体局黄超贲局长说,“黄局长,虽然支教工作已近尾声,但是我们希望南大附小与工农街小学继续牵手前行。可以吗?”黄局长马上回复,“好呀!希望工作室继续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让盐源县其他学校也能分享到支教成果。”于是,工作室又开启了帮扶盐源县工农街小学的新征程:一是指导该校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二是协助策划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三是接受干部、教师跟岗培训;四是引领课程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教育路上,我们牵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