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

当前位置:首页 > 王羽

星火暖凉山 ——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王羽校长工作室(星火联盟)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教总结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扶贫结对帮扶指示精神,结合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培养方案,2019年6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决定组织开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春去秋来,三个学期的支教已经告一段落,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王羽校长工作室(又名“星火联盟”,下文均以“星火联盟”作为名字)作为参与者和亲历者,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全力投身于这场声势浩荡的教育攻坚行动。下面从价值引领、战略规划、任务驱动、爱心创意四个维度,把工作室的支教工作总结如下:


1星火联盟全体成员校校长心牵大凉山.jpg

星火联盟成员校校长们都心牵大凉山


一、远行方要从心始——价值引领在先


这样规格高、辐射面广的活动,在中国教育史上极为罕见的。接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通知后,王羽名校长工作室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以价值引领先行的方式,让支教教师“远行方要从心始”。通过精细解读上级文件、观看凉山州的相关宣传片,让凉山州的教师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给教师写信等方式,激发每一个教师的使命感。入心入脑的价值引导,让有情怀的教师参与支教的热情高涨。“此不去,更何时”,仅仅9个名额,对老师们来说是很难得的。在成员校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师资短缺情况,老师们报名参与支教的行动都得到了每一位校长的支持。经过对选派支教的老师进行认真筛选,严格把关,2019年八月下旬,工作室就完成了第一批支教教师的选派工作,甄选了的凯里市虎庄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炳琴、习水县第六小学德育主任袁平、毕节市实验学校骨干教师熊鹰师作为第一批赴大凉山支教的教师。三位老师都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踏实肯干、主动作为的优秀教师,在原单位深受领导和学生家长好评。其中,王炳琴老师为了能够全心全意地开展支教工作,毅然辞去校长和支部书记的职务远赴凉山,取舍之间,令人感动!


2020年秋,工作室选派了陈代宇老师、毕节市实验学校的殷涛老师、毕节市实验学校的张芸老师作为第三批赴大凉山支教的教师。陈代宇老师、殷涛老师的孩子都出生不久,张芸老师的大儿子现读初八年级,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但是支教老师都是想方设法克服个人困难,带着王羽名校长工作室“星火闪耀凉山,努力做一颗火种”的价值观,奔赴凉山州。 


每一期支教老师出发之前,工作室都会给老师们做好“战前”工作,在专门建立的“星火联盟凉山支教群里”,主持人王羽校长,总会细致叮咛,不厌其烦解读“星火联盟”所赋予的价值使命,一方面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此次任务的意义和所肩负责任;另一方面尽可能为支教老师老师提供最大的支持;同时,工作室也给支教教师明确了纪律要求,要求老师们提高政治觉悟,依法执教,平安支教。其间,王羽校长不但多次亲赴凉山,甚至还亲自给支教老师写信,让鸿雁捎去对支教老师的祝福与鼓励。


2工作室给支教人员写的信.png

星火联盟给支教教师写的信件


三、凡事预则立——三级支教战略助力凉山教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这次支教行动是教育部动员领航工作室担当家国使命的一次阶段活动,但是星火联盟从接到任务那天起,就以“可持续助力凉山”的战略思维,勾画支教行动框架。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支教行动,既是对凉山教育的支持,也是我们执教者初心的锤炼;既是互相之间的取长补短,也是共为人师的理念融合。既是一次对上级要求的履职,更是激发学校教师团队素养提升的一次考验。好事要做好,要持续做好。因此,星火联盟力求通过专家引领、同伴示范、建立递队三种方式,持续助力凉山教育。


(一)专家引领


工作室负责人王羽校长总是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离不开一位好校长,好的管理团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努力,就能实现个人价值和教育理想”。为点燃凉山教育者的激情,提升学校管理能力,工作室积极开展援培送教活动。2019年10月,王羽校长亲赴凉山,为西昌市的校长、副校长开展讲座,并和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的部分领航校长,一起入校开展诊断。在送培中,王羽校长以自身成长经历告诉大家,教育对于一个孩子,尤其是对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孩子意味着什么,王羽校长真诚的话语,深深触动着参训校长们内心。在《聚焦学科素养,提高育人质量》的专业引领中,王羽校长用生动的学科案例,唤醒每一个听讲的教师,让他们意识到:实现教育的最大公平,就是扎扎实实的每一节课。


3王羽校长赴大凉山开展讲座进行价值引导.jpg

王羽校长在西昌四小开展讲座进行价值引领


2020年12月,王羽校长带领着星火联盟的校长和骨干老师再次亲赴凉山,这次针对帮扶学校中层以上的60余名管理干部,星火联盟的王羽和吴锋分别进行了《价值引领,打造一所新样态学校》、《用规划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号召大家“教书的要多读书,育人的要先育己”,以智启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找准方向,扎实践行。除了通过讲座引领,同行的骨干教师莫莉、韩云还分别通过课例,送去“教师的格局有多大,教室的边界就有多大”、“核心素养落地的起点,就是每一节课学科素养的落地”等朴实的价值观。在座谈中,受训的西昌四小、五小的教职工纷纷表示受到触动。


4.png


(二)同伴示范


除了专家引领,工作室的支教教师们利用长期深处凉山一线,通过一言一行,浸润式地发挥示范作用。


星火联盟三批次9名支教老师在三个学期之间,共计完成超过1000节支教课时,每一位支教教师都以“时时是帮扶,事事是影响”的思维,勇敢开放课堂,积极主动参与所在的支教学校的任何事物。


5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余凯主任听完张芸老师的课进行交流.jpg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余凯主任在听张芸老师课后交流指导


北师大贵阳附小的柴智老师不仅进行体育教学还积极参与学校大队部管理,和学校一起研究大课间如何规范有序。陈代宇老师更是不顾别人的质疑,见缝插针,鼓励和吸引对体育有爱好的孩子组成了跳绳社团,让孩子们亲近体育,获得动能。除此以外,凯里王炳琴老师、习水县实验小学袁平老师、清镇实验一小陈华老师、毕节实验小学熊鹰老师、殷涛老师,先后在各级各类的活动中做公开课和讲座展示15次以上,获得极高的反响,也深深影响着很多人。最值得一提的是,熊鹰老师在2019年10月12日——13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和教育部首期名师领航工程名师赴凉山州开展送教援培活动中,为西昌市的语文老师们上了《长相思》示范课;11月19日举行的西昌市第四小学第四届教学联盟暨西昌市黄德刚名校长工作室活动中,执教了《慈母情深》市级公开课,主讲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种类和教法》市级讲座,将学科理念推广到西昌市全市教育系统。


 2020年9月24日,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博士生导师余凯教授听了星火联盟支教教师张芸执教的的示范课《乃哟乃》,对星火联盟支教行动和张芸老师个人的素养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鼓励所有支教老师:要引领凉山教师,放慢教学的脚步,关注每一位孩子的进步,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学有所获才是做实公平教育最重要的。


(三)建立基地


为了实现对大凉山教育的持续助力,支教教师柴智、陈代宇带着星火联盟的使命,在支教期间积极联系,和西昌体育学院建立了联系,并积极促成了西昌体育学院的领导赴北师大贵阳附小进行考察。通过考察研讨,西昌体育学院和北师大贵阳附小建立了凉山州体育教师培养协议,确立了将北师大贵阳附小作为西昌体育学院实习基地,构建了体系化的培养机制。来自西昌体育学院的杨志友、蒲吉亚巍、陈鸣希等四名首批西昌实习生,在2020年9月份加入北师大贵阳附小,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浸入式培养。价值引领,课堂观摩、承担项目、撰写反思等,甚至王羽校长亲自手把手教授,想方设法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充分储备。同时,通过让四位实习老师独立承担“12月12日星火联盟赴西昌暖冬行”项目,鼓励他们积极创意,体会星火联盟的用心和爱心,回味大凉山教育真正之所需,唤醒他们回到家乡,奉献家乡的信念。”


此外,在西昌四小支教的袁平老师不仅仅立足小学生的课堂做示范,还把影响力渗透进西昌市幼儿专科学校和西昌市彝文学校,作为见习生导师,为见习生上了三堂示范课,每堂课做好课后交流、从教材研读、教案拟写、教学反思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与见习生开展深入沟通,真正让他们见习有收获,有提高,为他们正式走进课堂打下扎实基础。


把帮扶的实现从支教的小学,成型的教师,转移到高校,转移到可塑性很强的大学生身上,极大的增强了助力凉山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四个一”任务驱动倒逼支教行为走心


工作室支教的老师们来自不同的成员学校,大家此前各不相识,为了让他们在支教过程中,形成合力,目标坚定,效果扎实,星火联盟对每一批次的支教教师都安排了“四个一”的驱动任务。即,组建一个团队,明确组长和团员;准备一份调研和行动计划;完成一次支教分享、上交一份支教过程资料;让每一位支教教师不仅带着感性的情怀,更能够带着理性的任务,交出一份实实在在的支教答卷。 


(一)组建一个团队


来自不同的学校,为了星火联盟燎原凉山教育的共同使命,如何做到很快形成凝聚力,保证支教期间安全,有序。在每批次的支教教师出发前,就会立刻被拉入支教群,在群中进行相互了解。共同协商出行,共同谋划支教内容,通过初步的了解之后,要求支教教师开展无领导讨论,明确一名组长,并自行进行任务分解,划定支教责任。“三人”成众,三个来自不同学校的支教教师,也把背后的学校仅仅联系起来。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的格局因为这样的要求,逐渐形成。在支教过程中,团队就是力量的实际行动一次次的被验证:一起去悬崖村看望贫困孩子,习水县实验小学和毕节实验小学代表星火联盟主动开展爱心帮扶,大家不分你我,每一次集中出现都会高举一个旗帜: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王羽工作室(星火联盟)。


6徐志勇院长看望星火联盟支教教师.jpg

徐志勇院长和星火联盟第二批支教团队同在党旗前


(二)准备一份调研和行动计划


添力不添乱,是星火联盟支教教师秉承的一个原则。为了更加精准地施策,“知己知彼”不可少。星火联盟要求每一位支教教师所有工作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不能“拍脑袋”自以为是。为了深入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风土人情、了解凉山的教育状况,更好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切实做好支教工作,支教老师们认真参加岗前培训,参与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的专家们《支教路上——困难与压力应对》等心理辅导、聆听凉山州教育局局长廖虎做《凉山州情介绍》、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入校即开始对孩子进行访谈,甚至家访。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日常工作及考核要求等;了解支教学班级、学生,甚至搭班老师等;为支教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制定了一份详实的工作计划,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工作效益最大化。


(三)做一次支教分享


“越分享越成长”,为了让每一批的支教教师能够思路清晰,不断改进支教工作,更是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出发之始,星火联盟就倡导每批支教团队都必须完成一次完整的支教分享,即,每一次支教结束之后,会在星火联盟组织的大型学术分享论坛上,进行支教教师的当众分享。


让人惊喜的是,每一批次的支教团队,都自发地把结束的分享增加到定期的一个美篇分享。把支教过程之中点点滴滴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行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递回贵州,作为一种精神感召和激励着联盟学校的老师们。尤其是以王炳琴老师为组长的首批支教教师队伍,在支教期间,共完成了各种美篇,分享约20余次。


在面向联盟学校甚至全国线上的观摩同仁的学术论坛上,支教教师真实的支教故事让听讲的老师们泪光盈动,毕节实验学校的熊鹰老师《凉山不凉》的分享主题,已经成为星火联盟支教的信仰,在分享中,“凉山因我们不会凉”的支教信念深入人心。


(四)上交一个支教资料包


如何在他乡进行自我管理,保证联盟支教精神能够在过程中扎实有序落地。联盟要求每一个支教老师在结束后要上交包含这些内容的资料包:计划和总结、备课资料、个人公开课或者引领的资料、精彩图片、个人支教总结等。


7.png

支教队员上交资料中的作业批改记录


星火联盟通过微信公众号:星火联盟领航,及时地将优秀的过程性文本,进行线上展示,把具有典型特点的材料,上交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提炼在王羽校长每一次的年度工作室总结中。


据不完全统计,9名支教教师在支教期间共完成各种文本资料15万字以上。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倾情创意每一次爱心行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次凉山行,一生凉山情。在深入凉山之后,越来越多的支教教师反映出一个集中信息,除了扶智助教之外,凉山州确实还很贫困,那里的很多孩子还需要物质方面的爱心帮助。于是,“如何扶贫加扶智,帮助孩子们的同时,又不损伤他们的尊严,又能同步教育和影响着星火联盟校每一位师生?”这样的课题成为我们每一次爱心行动的研究点。


8星火联盟把工作室的爱送上了悬崖村上的学校.jpg

星火联盟首批支教团队将工作室的爱送上悬崖村


(一)悬崖钢梯送温暖——爬着给孩子送上新世界


2019年11月14日,工作室的支教教师熊鹰、王炳琴、袁平,与段丽英名校长工作室、余卫名校长工作室、左鹏名校长工作室、李明名校长工作室的部分支教老师一起,到悬崖村开展联合帮扶行动。他们驱车四个多小时,摸黑爬悬崖村的钢梯,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克服了脚下的危险,克服了身体的不适,肩挑背扛,就为给村里的幼教点送去一些图书、体育用品、学习用品、玩具,送去初冬的一片暖意。他们还和孩子们开展了制作版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领略来自于大山外面的新奇与精彩。第一时间,支教团队“爬”出来的凉山支教精神,通过美篇图文并茂的在星火联盟校之间传递,传递的不仅仅是三位支教教师的爱心,还有一种“凉山教师”的大山精神。


(二)乌蒙凉山鸿雁情——潘熙老师的秘密行动


2020年五月,细心的潘熙老师发现,即使是很冷的天,有一些孩子都一直穿着凉鞋,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得知凉山州还有很特困儿童,他所支教的西昌五小也有49位,这些孩子中包含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孤儿等,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在六一节得到一些温暖,潘熙老师联合并没有和星火联盟汇报,而是悄悄联系了毕节市实验学校2017级5班和2016级9班,开展一次“鸿雁千里暖心送礼活动”,为49位特困儿童每人购买一个书包、三本笔记本、一根跳绳、一副三角尺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礼物。两个班级的孩子还纷纷写下了“六一”的祝福贺卡,给千里之外的49位凉山小朋友送出自己的祝福。 当凉山49个孩子接到礼物打开的瞬间,虽素未谋面,但每一张贺卡都代表了一次时间和空间的特殊对话,字虽不多,爱的种子却已悄悄播撒。6月18日,潘熙老师趁着送课到香城学校的机会,又将冲锋衣、书包、饭盒、水杯、文具、跳绳、羽毛球拍等爱心礼物送到需要帮助的孩子手里。

 

9.png

潘熙老师个人募捐物品送爱给大凉山的孩子们

11.png

潘熙老师个人秘密捐物给大凉山的孩子们

10鸿雁传书架起贵州和凉山州的情意.jpg


(三)土墙红状泪满眶——熊妈妈的牵挂


在支教结束即将返回贵州的前一天,工作室的熊鹰老师、王炳琴老师还有遵义的向尧富老师、甘肃的冯小琴老师,一起到美姑县拉木阿觉乡一个叫拉曲的孩子家里去家访。在拉曲家徒四壁、昏暗的屋子里,熊鹰老师看到一抹鲜亮的红——拉曲和妹妹的奖状!大凉山的孩子,在和贫困的抗争中,很多早早地就败下阵来,辍学了。这斑驳的墙上的奖状,是拉曲和拉洛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整个家庭命运的希望!


12拉曲家斑驳的墙壁上,孩子的奖状尤其耀眼.jpg

拉曲家斑驳的墙壁上,孩子的奖状尤其耀眼


回到贵州,熊鹰老师一直牵挂着这对兄妹。开学复学之后,几经辗转,熊鹰老师终于联系上拉曲的班主任老师,得知拉曲的妈妈去世以后,家族里的亲人们给他们凑了三千块钱,让拉曲和妹妹因此没有辍学,在熊鹰老师的影响下,熊老师班级的孩子们也纷纷把自己零花钱、压岁钱全部捐了出来……


(四)星光聚集暖冬行——四位凉山实习老师的自我教育


 12月12日,按照计划星火联盟校长团队将再赴凉山州开展送培送教送温暖活动。怎么做能让这个活动产生的教育影响力更大?四位到北师大贵阳附小跟岗实习的西昌体育学院的实习老师们成立了项目组,开展了思考和行动。


于是,几易其稿,饱含着四位实习老师“情”和“智”的《星火聚集暖冬行》的项目计划成形了。


13来自大凉山跟岗的实习生陈志友在北师大贵阳附小做募捐动员.jpg

来自西昌体育学院的跟岗实习生陈志友在北师大贵阳附小进行募捐动员


1份动员令。全校大会上实习生陈志友以自己在凉山学习的母校为例,讲述了自己再贫困中学习成长的故事,倡议每一个孩子献出爱心,撰写信件。为了让这种力量传递给家庭,项目组又将动员大会上的内容做成图文、视频,通过北师大贵阳附小公众号推给每一个家长,联动家庭。


1份爱心物质捐赠清单。为了让捐赠的物品做到急人所需,项目组还进行了前期的访谈,了解受助的西昌四小文博校区孩子的真实需求,根据需求千方百计在北师大贵阳附小开展募捐,完成了价值约50000元的捐赠清单。


14北师大贵阳附小孩子的捐款.bmp


600封信传递爱。项目组还设计了让星火联盟学校部分学生书写爱心交友信,进行盲投,看看谁能收到回信。把贵阳和凉山两地的爱用鸿雁传书的方式实现真实链接,让小事情发挥大教育的功能。


四位实习老师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了一次对家乡凉山的情感回归,进行了一次即将为人师者的理想信念教育。

 

15星火联盟和凉山受助孩子们合影.bmp

星火联盟校长队伍再赴大凉山开展捐赠送教活动,共捐赠价值四万余元款物


近两年时间,三匹支教教师身心融入了大凉山,成为星火联盟闪耀大凉山的火种。九名支教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了各级的认同。每一位同志均获得凉山州教育局认定的支教优秀等次。


   其中熊鹰老师被聘为凉山州基础教育专家顾问团成员;殷桃老师被凉山州教育局评为优秀支教教师;张芸老师在支教期间多次进行公开教学,并获得了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余凯主任的赞赏;袁平老师支教期间还担任八个西昌幼专和西昌彞文学校实习生导师,挂职第五小学政教副主任,共同参与学校德育工作诊断、建议和各类制度,考核方案等修订,荣获西昌市第五小学终身荣誉教师;陈华老师支教期间被凉山州教育局评为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

 

支教的时光是阶段的,但是星火联盟和大凉山的联系将永不失联。星火闪耀会持续在路上,我们有理由坚信:凉山不凉!